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指出,“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在扶贫工作中
“卖难”一直是困扰贫困户
脱贫发展的一大难题
西安市按照“实体店+电商+合作社”模式,组建运营“西安扶贫超市”,在旅游景区建设实体店,通过电商扩大销路,为山区贫困村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提供平台,同时带动当地产业合作社发展,走市场化道路助力产业脱贫。
如今,“西安扶贫超市”这一创新性扶贫模式,已然成为我市精准扶贫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蓝田县葛牌镇西安扶贫超市的开业运营,贫困户在脱贫发展中的“卖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打通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每隔一段时间,蓝田县葛牌镇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人员,都会前往贫困户家中和渉贫企业那儿,去直接收购特色农产品。
随着一袋袋大米、一桶桶食用油、一箱箱特色农产品的卸货搬运,石船沟村王文昌家的黄豆,鲍永军家的土蜂蜜,刘本军家的野生葛根切片,便分门别类的成为了扶贫超市的商品。
通过应聘,脱贫户余珊珊成为了扶贫超市的第一个售货员。
她说,扶贫超市的开业运营,对于老乡们来说,的确是件好事,不仅能给大家在家门口解决就业,老乡们家的农产品也不愁卖。
扶贫超市售货员余珊珊
我家就住在这附近,试用期内一个月就有元的稳定收入。
葛牌镇的西安扶贫超市,通过“政府+企业+党支部(驻村工作队)+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搭建起供需桥梁。
当然,这里不仅有镇上贫困户的农副产品,还涵盖了整个蓝田县近百种扶贫产品,成为全县扶贫产品销售第一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蓝田县葛牌镇
党委副书记镇长瞿宏斌
依托红色旅游带动扶贫产品的销售,试营业以来,咱们的营业收入有五万多元,订单收入有二十多万元。
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的“输血”,更重要在“造血”。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
我市通过对“西安扶贫超市”这一创新性扶贫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扶贫的内生动力。
今年3月初,西安扶贫超市还推出了2.0版体验店,为消费者提供场景式、体验式购物环境。
在空间布局和产品展示上,融入了具有乡土元素的传统农具和民间手工艺品,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建立消费者与贫困户之间的桥梁,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市已经有3家扶贫超市开业运营,产品已达13个大类,多个品种。供货体系涵盖16个设区市,50多个合作社及涉贫企业,全省有近多农户受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销体系,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西安扶贫超市负责人白欢
我们优先收购贫困户、贫困村的农特产品,形成产业规模化,也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扶贫超市
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
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希望通过多方努力,扶贫超市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解决扶贫产品的卖难问题,也能探索出一条农特产品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帮助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走上致富路。
记者:苑坤李明阳
“长安号”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