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伤胃气论内伤辨惑论来睦山书院一起学

  《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痿论》云: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痿,令人骨乏无力,故治痿独取阳明。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或痢出黄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迟病虽互换少差,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名之曰清暑益气汤主之。   清暑益气汤   黄芪(汗少者减五分)苍术(泔浸去皮,以上各一钱五分)升麻(一钱)人参(去芦)白术橘皮神曲(炒)泽泻(以上各五分)甘草(炙)黄柏(酒浸)当归身麦门冬(去心)青皮(去白)葛根(以上各三分)五味子(九个)   《内经》云: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芪、人参、甘草补中益气为君;甘草、橘皮、当归身甘辛微温养胃气,和血脉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除湿。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辛寒,借甘味泄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庚金为佐也。   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   此病皆因饮食失节,劳倦所伤,日渐因循,损其脾胃,乘暑天而作病也。   如汗大泄者,津脱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十枚),炒黄柏(五分),知母(三分)。此按而收之也。   如湿热乘其肾肝,行步不正,脚膝痿弱,两足欹侧,已中痿邪,加酒洗黄柏、知母(以上各五分),令两足涌出气力矣。   如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见者,致食少,乃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以上各五分),桃仁泥、麻仁泥(以上各一钱),以润之。   夫脾胃虚弱之人,遇六七月霖雨,诸物皆润,人汗沾衣,身重短气,更逢湿旺,助热为邪,西北二方寒清绝矣。人重感之,则骨乏无力,其形如梦寐间,朦朦如烟雾中,不知身所有也。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也,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泄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亦此意也。   参术调中汤泄热补气,止嗽定喘,和脾胃,进饮食。   白术(五分)黄芪(四分)桑白皮甘草(炙)人参(以上各三分)麦门冬(去心)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地骨皮白茯苓(以上各二分)五味子(二十个)   《内经》云:火位之主,其泻以甘。以黄芪甘温,泄热补气;桑白皮苦微寒,泻肺火定喘,故以为君。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五味子之酸,收耗散之气,止咳嗽。脾胃不足,以甘补之,故用白术、人参、炙甘草,苦甘温补脾缓中为臣。地骨皮苦微寒,善解肌热;茯苓甘平,降肺火;麦门冬甘微寒,保肺气为佐。青皮、陈皮去白,苦辛温散胸中滞气为使也。   上件?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早饭后。忌多语言劳役。   升阳散火汤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也。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并宜服之。   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药人参(以上各五钱)甘草(炙)柴胡(以上各三钱)防风(二钱五分)甘草(生,二钱)   上件?咀如麻豆大,每服称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无时,忌寒凉之物。   当归补血汤治肌热,燥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   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二钱)   上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空心食前。   朱砂凉膈丸治上焦虚热,肺脘咽膈有气,如烟抢上。   黄连山栀子(以上各一两)人参茯苓(以上各五钱)朱砂(三钱,别研)脑子(五分,别研)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熟水送下五七丸,日进三服,食后。   黄连清膈丸治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   麦门冬(去心,一两)黄连(去须,五钱)鼠尾黄芩(净刮,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后。   门冬清肺饮治脾胃虚弱,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紫菀茸(一钱五分)黄芪白芍药甘草(以上各一钱)人参(去芦)麦门冬(以上各五分)当归身(三分)五味子(三个)   上?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   《局方》中大阿胶丸亦宜用。   人参清镇丸治热止嗽,消痰定喘。   柴胡人参(以上各一两五钱)生黄芩半夏甘草(炙,以上各七钱五分)青黛(六钱)天门冬(去心,三钱)陈皮(去白)五味子(去核,二钱)   上件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温白汤送下,食后。   《局方》中人参清肺汤亦宜用。   皂角化痰丸治劳风,心脾壅滞,痰涎盛多,喉中不利,涕唾稠粘,嗌塞吐逆,不思饮食,或时昏愦。   皂角木白皮(酥炙)白附子(炮)半夏(汤洗七次)天南星(炮)白矾(枯)赤茯苓(去皮)人参(以上各一两)枳壳(炒,二两)   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后。   白术和胃丸治病久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结或溏,此胃气虚弱也。常服则和中理气,消痰去湿,和脾胃,进饮食。   白术(一两二钱)半夏(汤洗七次)厚朴(姜制,以上各一两)陈皮(去白,八钱)人参(七钱)甘草(炙,三钱)枳实(麸炒)槟榔(以上各二钱五分)木香(一钱)   上件为细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gena.com/ggcf/10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