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3月18日,卸甲坪土家族乡“葛根+山羊”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在卸甲坪村召开。
“这里的垄还要起高一点,沟还要挖深一点。”在卸甲坪村,技术人员正在指导葛根田如何整理。乡葛根产业发展领导专班、各村(社区)负责人、农业农村领域相关人员及部分群众代表20余人,在现场观摩卸甲坪村小河湾葛根种植基地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为什么选择“葛根+山羊模式”?』
□□□□
卸甲坪自古都有种植和食用葛根的传统,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松滋市云宝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相继开发出葛根粉、葛根茶、葛根片、葛生源饮料等系列葛根产品。年,“卸甲坪葛根”被国家农村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卸甲坪地处山区,近年来,全乡在湖北水岩屋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家社会主体带动下,山羊养殖规模急剧增加。公司与合作社开发出风干羊肉、腊羊肉等系列产品。卸甲坪“葛根+山羊”模式实现了种养、加工、销售、综合利用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卸甲坪土家族乡围绕葛根、山羊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充实文化旅游内涵,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协同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和发展产业联合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旅促农、订单农业等高效产业模式,延伸了产业链、延长了利益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推进了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
『现场为何选择在卸甲坪村召开?』
□□□□
卸甲坪村党支部书记魏爱民在会上介绍,卸甲坪村位于松滋市西南部,山高人稀,人均耕地不足1亩。近年来大量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大量耕地抛荒,让人痛心不已,相继尝试过引进蜜柚、泡柑等产业,但都没有取得成功。“今年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全乡推广葛根产业发展,我们瞅准这个机会,通过‘村干部分领任务、合作社基地带动’的模式预计发展亩葛根,目前已经完成了土地整理等相关工作,就等着葛根苗子下田啦!”
“在这里开现场会可以展示和学习的内容特别丰富,学到的经验我们回去都用得上。”横过山村党支部书记覃关峰说。会上,乡人大主席、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覃晓明高度肯定卸甲坪村“葛根+山羊”产业发展成效,并针对产业发展提出四个进一步:“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产业宣传进一步加强、任务责任进一步压实和发展措施进一步强化。”
『现场会布局了哪些重要内容?』
□□□□
卸甲坪土家族乡是以特色农业为主的乡镇,是荆州市深度贫困乡。近年来我乡陆续实施了三轮脱贫致富、特色发展三年规划,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山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全乡葛根种植、山羊养殖实现了规模化,“葛根+山羊”已成为卸甲坪土家族乡脱贫攻坚优势产业。乡农技中心覃为介绍,全乡‘葛根+山羊’种养从业人员众多,同时依托专合社和种植大户,带动大量贫困人口人发展‘葛根+山羊’种养,户均增收1.15万元,有力推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为更好发挥“葛根+山羊”产业发展模式在助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现场会特别安排部署了三项突破瓶颈的事项。
用好扶贫资金。利用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和农业农村局产业强镇补助政策做好涉农资金整合,精准安排‘葛根+山羊’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提高产业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用好用活扶贫小额信贷、涉农资金整合等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扶贫,确保“葛根+山羊”产业模式在乡落地生根。
搞好技术服务。充分发挥松滋市云宝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作用,整合区域内‘葛根+山羊’种养等“本土专家”与骨干力量,共同研究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基地建设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加强扶贫干部培训,把‘葛根+山羊’生产技术作为精准脱贫攻坚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扶贫干部产业扶贫的实际能力。
打造全产业链。探索产业联合体、订单农业、农旅融合等高效产业发展模式,开发了葛根、羊肉制品等系列农产品,新建了葛蔬生态园农旅项目,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观光全产业链发展。
□□□□
卸政发〔〕1号
卸甲坪土家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扶持壮大葛根山羊产业发展的意见
(试行)
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
为充分发挥我乡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变全乡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全乡特色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结合我乡实际,现就扶持壮大葛根、山羊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定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以培育农业产业强镇
为主线,通过宣传引导、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方式,大力发展葛根、山羊两大特色种养业,通过二至三年时间全乡新发展葛根种植面积亩、山羊养殖2万只。
二、明确工作内容
(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农户+合作社”的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园区经营、“农户+集体+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经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会员直销经营等模式,不断提高山区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壮大农民合作社的规摸,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出台财政扶持政策
1、筹集专项资金
乡政府采取整合各级扶贫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对口帮扶资金和本级财政预算等方式,筹集万元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积极参与全乡葛根、山羊种养业发展的个人、经营主体进行奖补,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2、明确奖补主体
本方案适用于在本乡区域内注册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本乡户籍的个体种养户。
3、制定奖补标准
(1)种养补贴政策
①对新型经营主体采取流转土地的方式发展连片葛根种植的(10亩以上),按0元/亩标准进行奖补。
②对新型经营主体牵头采取农户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发展葛根种植的,按元/亩标准进行奖补。
③对个体种养户分散种植葛根的按元/亩标准进行奖补(其中精准扶贫对象按0元/亩标准奖补)。
④全乡葛根种苗由松滋市云宝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育苗,出售价格不能超过0.70元/株,乡政府对育苗基地采取争取项目的方式予以补贴。
⑤对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采取“葛根+山羊循环种养模式”发展养殖的,山羊养殖按元/只标准进行奖补(循环种养规模最低达到1亩葛根+10只山羊的比例)。
⑥对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发展山羊养殖的按80元/只标准进行奖补。
⑦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养的必须带动精准扶贫对象。
⑧新型经营主体或个人享受奖补政策最低标准:葛根种植面积达到1亩以上、山羊存栏10只以上(其中贫困户按实际种养面积和头数奖补)。
⑨对已享受财政资金扶持的产业原则上不再纳入奖补范围,如扶持资金与此奖补资金差距较大可采取资金补差的方式进行二次奖补。
⑩对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发展葛根和山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种养业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另行出台奖补政策。
(2)收购补贴政策
全乡葛根收购统一由松滋市云宝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各经营主体或个人签定收购合同,收购保底价不低于1.30元/斤;为确保种植户利益最大化,乡政府在经营主体保底收购价的基础上再出台葛根收购价格补贴政策,按0.20元/斤标准进行补贴,此补贴只针对年新发展的葛根种植面积,如葛根市场收购价已达到1.5元/斤,其收购价格补贴政策不予执行。
4、规范奖补程序
(1)产业奖补申报
葛根种植和山羊养殖奖补为当年新发展种养业,由种养主体到所在村(社区)填写奖补资金申报表,申报时间为当年6月30日截止,超过时间视为自动放弃。
(2)申报资料准备
①经营主体申报奖补资金需提供奖补资金申报表、土地流转合同或土地经营分红合同、种植收购合同、销售交易凭证等。
②个人申报奖补资金需提供资金申报表、种植收购合同、销售交易凭证等。
(3)产业奖补验收
①乡组建产业奖补验收工作专班,根据各村申报家数统一进行验收。
②葛根种植补贴分两次核算:一是葛根种植验收按亩平株数株以上且成活率达到90%的标准核算补贴资金,低于上述两项指标的不予补助;二是葛根价格补贴凭合作社签订的种植收购合同和交易手续核算补贴资金。
③山羊养殖以存栏数核算补贴资金。
(4)奖补资金拨付:乡农办对验收资料进行初审,经分管农业和财经的同志审核,最后统一由财政打卡到终端。
三、强化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党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纪检、财政、农技、畜牧、水利、自然规划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工作专班,加强工作调度,统筹推进葛根和山羊产业发展。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全力抓好工作落实。
(二)营造舆论氛围
各村(社区)要采取召开会议、入户座谈和广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全乡大力发展葛根和山羊特色产业。
(三)强化技术服务
乡工作专班要组织相关单位和新型经营主体走出去,多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科学施策稳步推进。乡农办、农技服务中心和畜牧服务中心负责技术服务,要经常下村、下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技术指导,为种养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四)严肃工作纪律
各村和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压实工作责任,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要坚持公平公正,严格准入条件,加强种养过程监管,精心组织好产业奖补工作。乡纪委和监察室要加强工作督导,对工作不力及时通报批评;要组建专班开展抽查,对发现有虚报、瞒报和套取奖补资金等情形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此文件由乡农办负责解释,政策自文件印发之日起执行,暂试行二年,至年12月30日止。
图文:单瑞
制作:单瑞
审核:曾超
梦里山乡卸甲坪
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