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本文由剁椒电影(duojiaodianying)授权转载由赵薇监制,葛大爷葛优和“大保健”乔杉领衔主演的喜剧片《两只老虎》周末上映了。赵薇在其中也客串了一个角色。里面还有范伟、闫妮、大潘等喜剧咖主演。作为一部喜剧片,演员阵容相当不错。原本我对《两只老虎》还挺期待。葛大爷有了头发,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导演李非说在拍摄《邪不压正》的期间,还顶着姜文的压力写下《两只老虎》(原名《撕票》)的剧本。赵薇更是慧眼识珠在看过剧本之后立马和李非打了一个长电话,很快就定下当监制一职。葛优也是在看过剧本之后的第三天,就同意接下角色。这些大咖剧集在一起,似乎都是因为剧本出彩。于是我屁颠屁颠买好爆米花,买好可乐,准备休闲一下。然而......我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说给你们。坏消息就是,很不幸,我耗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看了一部炒鸡无聊的喜剧。好消息就是,还没去看的小伙伴们,没必要去花这个钱了。故事的大概呢,围绕着绑架展开。一个低配绑匪,一个极品人质。富商人质帮绑架犯把赎金从一百万“砍价”到两百万。绑架犯为了让人质想起银行卡密码,答应帮他完成三件事。从故事情节的立意可以看出,影片是有意在模仿《遗愿清单》的设计。人在将死前,弥补自己心中的遗憾。其整体围绕同样是人之将死前对一生的回望,然后展开了对于遗憾的爱情、友情、亲情的自我救赎。整体围绕三个故事叙述。关于爱情、友情和亲情的三个段落。三个故事本来可以用更好的方式串联起来。但导演兼编剧的李非,偏偏选择了一个最无聊最没意义的方式。从一场毫无可能的绑架跟反绑架开始。整个故事的呈现形式太假了。在开场的前30分钟里,饰演富商张成功的葛优和饰演绑匪的乔杉,通过大段大段面对面的对白来推动情节。大部分的镜头都是葛优的脸部特写和乔杉的特写。没有任何包袱的台词还要来回重复。我仿佛感觉到自己在看一场银幕上的舞台剧。《遗愿清单》是以公路片形式去完成未了的心愿,借此回顾人生种种。《两只老虎》只借了这个壳。重点还是以喜剧为卖点。既然是喜剧,那就要有喜剧的样子。笑点呢?抱歉,我一个都没有get到。段落的拼接,枯燥的台词。我感受到的只有尬演,尬聊和尬笑。对于爱情的歉意、老友的愧疚、亲情的眷恋。在救赎这个情感点的方面,没有做到最基本的共鸣。对演员的擅长之处也没有利用好,整体差太多用心的设计和呈现。归根到底,导演兼任编剧的李非根本就没有想明白到底是想做一个单纯搞笑不用过分讲道理的喜剧呢,还是想讲一个泪中带笑的感人故事?还是想来一个黑色幽默?李非显然是没有想清楚。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笑吧,没有笑点,哭吧,泪点还达不到。特别是第一个故事围绕爱情的遗憾,整体显得莫名其妙。尤其赵薇刚出场的戏份全程尴尬,拍一段戏拍了两遍,念了两大段毫无意义的台词。导演你到底怎么想的?塑造人物形象吗?塑造出什么来了?跟乔杉在饭馆那段,两人驴唇不对马嘴对谈了十分钟。图什么呢?我只得出一个结论:大概是在闲唠嗑。至于第二个故事围绕友情,算是影片最大亮点。故事虽然很短,却构建了影片唯一一个泪点。在这个关于友情的救赎中,葛优和范伟对戏,才真正发挥了葛大爷真正水平。内敛、深情、饱满。无需多言,神情和眼神就已经足够。这一段故事明显就是“人保戏”。尤其是范伟饰演的盲人按摩师有所察觉的时候,神态的变化,嘴角的抽搐,相当到位。只是这一段里绑匪满嘴跑火车“先开一千家分店”的浮夸台词,葛优不敢说话只能靠手势打哑谜。三个大人和一个围观小孩的戏份。简直就是春晚小品串联现场好吗?这还能叫做一个电影?乔杉饰演的绑匪,回忆中学时爱写诗却总被同学欺负、每天啪啪打他耳光。葛优要主持“正义”,逼着他打回去。念一句诗、打一巴掌的画面,老套尴尬又无聊。田雨客串的警察,一句“多大岁数的人了”,对着三个角色反复重复了四遍。请问好笑在哪里?关于亲情的第三个故事,基本就是强凑剧情,只为完成主线上连贯和完整。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和实质性意义。闫妮饰演的角色,搔首弄姿,神神叨叨。既没有完成人物塑造,也没有完成任何喜剧上的笑料。没有铺垫的感情戏不会有感情,凭空悟出再深刻的真谛,也不能打动我们。电影最忌讳的就是故事都放在对白里,人物动机情感变化都没说服力。只能说是《两只老虎》上演了一出胡乱堆砌的荒诞闹剧。不会写喜剧,就不要硬是凑梗编喜剧了。《两只老虎》里大部头的喜剧部分都极为不好笑。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自然的笑点。我不知道网上劈天盖地的好评是从哪里来的。作为一个汇集众多喜剧演员,并且以喜剧为噱头的喜剧片。能尬演到这个程度,我认为连及格分都勉强。这年头,电影不是请了一群好演员可劲显摆演技,就能忽悠的了观众的。观众需要好演员,也需要好剧本、好导演,望片方周知。/END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