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三理道医:看看大家不忙的话我们再来聊个话题,这一段时间我们主要的话题我都会围绕《伤寒·经方》展开。三理道医:葛根(四两)麻黄生姜(各三两)桂枝芍药甘草(各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大家看看这个方子。英子:葛根汤,量好大!三理道医:可以同比例缩小.英子:噢!三理道医:葛根12g、麻黄9g、生姜9g、桂枝6g、芍药6g、甘草6g、大枣4枚.英子:常规款.三理道医:这个方子的原理是什么呢?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有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伤寒论~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大家怎么看,怎么解?英子:发汗,解肌,通经。三理道医:《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英子:老师怎么理解?这条文不懂。三理道医:我觉得首先要弄明白葛根的作用。英子:上承津液三理道医:因为这个方子如果去掉葛根就是“桂枝汤+麻黄”英子:[嗯]!三理道医:如果按葛根是“上承津液”来看,这个颈椎病就是津液不足造成的了。英子:真想听老师说。三理道医:那我们两聊,其实你只要细细的看就会发现,伤寒论中很多方子都和“桂枝汤”有关系,因为“桂枝汤”是母方。很多方子都是在母方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英子:我记得还不多。三理道医:“葛根汤”: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英子:没发现。三理道医:首先这一条说的是太阳病。郜建国:现在课本葛根就是升阳生津液。三理道医:
郜建国:如果按照升阳升津液来讲,好像说不太通。英子:对的!郜建国:现在都这样讲啊。英子:赵老师怎么理解?三理道医:把上面的条文中的“项背强几几”先拿开,就是“太阳病,无汗,恶风”。英子:“麻黄汤”。三理道医:我们知道太阳病,有汗有桂枝、无汗用麻黄。英子:对。郜建国:太阳伤寒。三理道医:这里说的太阳病是指司天、在泉、主气、客气所引起的身体气立病变,这一条很重要,太阳的寒化所引起的问题:无汗,恶风,这个我在前面讲“四逆汤”的时候就说过了。英子:嗯。郜建国:五运六气有点绕。三理道医:寒淫所胜的结果。英子:我也不太理解。三理道医:伤寒就是建立在五运六气模型下的产物,所以一定要对运气熟悉,要不然找不到跟。郜建国:这话对。三理道医:也就是说拿出葛根后的方子就是“桂枝汤+麻黄”。英子:嗯。三理道医:或者说“麻黄汤-杏仁-白芍-大枣”,主要解决的是太阳寒化的问题,那么项背强几几是几个意思呢?您二位怎么看?郜建国:我们学的都是现代中医得模式。英子:不懂。英子:颈项不疏。三理道医:郜建国:现代中医是怎么说的?郜建国:直白的说就是脖子发挺,不舒服。英子:中医小白。郜建国:太阳感受寒邪,同时又有颈部不适,就是“葛根汤”。三理道医:嗯!这样的解释可以用,但是这样学很难学会变通,但是也对。郜建国:老师可以给说说?三理道医:但是又觉得别扭,但是有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英子:老师理解的更深层次。三理道医:其实很多人学的时间长了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郜建国:对的,总觉得不太对劲,但也说不出什么。三理道医:不对劲的原因是被掐头去尾了。英子:怎么说?三理道医:“项背强”的原因是厥阴气立太过、太阴受寒邪所导致,所以里面有白芍,就是调整厥阴气立的。太阴脾、太阴肺受寒,脾寒成湿,肺寒束节,木来克土,金不制木。我们知道颈椎是以椎关节构成的,肺主治节。英子:嗯!三理道医:而脊柱两侧的肌肉是什么?就是太阴脾土。木主筋,木太过则克土,出现痛。英子:嗯三理道医:为什么我们会提到厥阴气立太过呢?看条文:恶风,“桂枝汤”解决木克土、土湿,节滞的问题;加麻黄解决不出汗的问题。剩下的就是葛根了,葛根有升腾津液的作用,但是在这里不是一个升腾津液就能说明白的。英子:肯定还有其他作用。三理道医:葛根善补阳明不及,阳明金能生太阳水,而太阳水不及则会出现项背强。葛根能调配肌肉中的津液,疏通阳气。葛根“其根最深,吸引土中之水气,以上达于藤蔓,故能升津液”。津液上行,颈椎也是上节,这就是独用葛根的原因,葛根能调节木克土中的那个木,能解决太阳标症。英子:这木不是肝木?三理道医:把能量回收到细胞当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一定要熟读病机十九条,要深入理解病机十九条。英子:嗯!徐霞军:精彩!三理道医:因为葛根是太阳的标药,阳明的本药,而这里用的是标药的特性。英子:老师讲得太好了。三理道医:还可以深挖,葛根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药,大家不妨深入了解一下。陈:老师辛苦了。陈:太阳病标本中如何分,分别用药,还请老师讲讲。三理道医:麻黄、茯苓、桂枝、生姜、细辛、枳实、干姜、附子、都是太阳本药。陈:葛根是一位特殊功能药。在伤寒条文中对应了项背强几几。可以这样理解吧老师。三理道医:石膏、葛根、大黄、黄连、知母太阳标药。三理道医:陈:你只要理解就太窄了,要放开了。三理道医:英子:哪里只有用法、没有解释原理。陈:谢谢老师指点。三理道医:这就是传书不传诀。英子:对的三理道医:因为诀都是师父口传心授的,这种传统,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变过。英子:[嗯]!三理道医:不过现在已经好多,很多人不用拜师也能学到很多,在以前,不拜师,花钱都学不到,古人对于技术的保护措施是相当的强大。英子:是的,遇到赵老师是我们的福。三理道医:就是一个做面条的方法都不会轻易外传,因为那是养家糊口的技术,是可以传下去的,何况是天人之学。英子:嗯赵惠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