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时下最为流行的一句话,而这句话用在新仓镇韦正东身上恰如其分。四十多岁的韦正东回到家乡创业,专注自己的事业,在黄土地上挥汗如雨、书写自己的梦想。
”葛根的功效,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它与人参齐名被称为南方人参,其功效一直在开发中。”第一次见到韦正东,他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起葛根。韦正东精神抖擞,快言快语,和他近距离交流,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回乡创业的男人的热情和昂扬斗志。
韦正东和他的葛根
这个大暑时节,几乎每天都是三十多度的高温,韦正东和妻子每天都会前往他的”黄土地“,认真照顾着自己的葛根,捋顺一片片葛根叶,给葛根除草、牵藤、剪枝,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每天的必修课,这片50多亩的葛根基地是韦正东的奋斗所在、希望所在。
今年45岁的韦正东是我县新仓镇牌楼村人,十几岁便跟随父亲出外打工,打白铁锅、修电器、摆地摊、发广告,从小东奔西走谋生计,吃了很多苦头。好在韦正东是个不怕吃苦、勤劳肯干、善于学习的人,在外谋生的20多年时间里,韦正东学到了维修这门好手艺,并于年注册了一家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专门做空调等制冷设备的维保业务,年纯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也算小有成就。
常年在外打工,陪伴家人的时间自然就少,一天小儿子的一番话让韦正东留下了眼泪,儿子说:“爸爸,你在家门口哪找不到一份工作,我想爸爸妈妈能多陪陪我”。儿子的话让韦正东心里一疼,这也触动了韦正东回乡创业的心弦。有了这个想法后,韦正东便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四处打听,并上网查询,寻找适合在家乡发展的项目。通过一番考察,仔细思考后韦正东觉得种植葛根前景会不错。
年,韦正东放弃了苏州的业务正式回乡创业,他承包了家门口50亩荒山荒田,作葛根种植试验基地,而且一承包就是10年。买来了割草机、汽油锯,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开垦荒山荒地工作,一铁锹一框箩挖出自己的种植基地。年初韦正东在整理好的土地上种上了个葛根苗。经过一年多的成功种植,他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了更快地发展葛根产业,韦正东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韦正东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村里的情况,带动了6位贫困户常年在基地上做工,10多位60岁左右的老人在农忙时帮忙,去年一年支付工资7万多元。有了收入的保证,农民积极加入到种植葛根行列。
韦正东种植的葛根因其具有个大、皮薄、质嫩、粉多、无渣、味甘等优点而闻名遐迩,他向我们介绍说:“葛根经过深加工,块根既可以加工成葛片、葛粒、中药材、葛面、葛粉,葛蒂还可以加工成葛根茶,葛藤则可以加工成葛种卖,这样附加值增加了很多。”
开荒、修路、修塘
葛根种植基地
在韦正东的精心呵护下,当年,葛根种植成功,共产出鲜葛根3万斤,他以每斤8元的价格销售了部分葛根到南昌,其余的葛根韦正东用来生产葛根粉。因为葛根难保存,而葛根粉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食两用,葛根内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铁、钙、铜等,是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有生津止渴、通经活络等功效,有“千年人参”之美誉。于是,韦正东又投资10多万元买来洗粉设备,洗出新鲜葛根粉多斤。
在生产的同时,韦正东将自己生产的葛根粉寄到了合肥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并获得检测合格报告。随即,韦正东便为自己的葛根粉进行打包销售。由于是刚开始销售,韦正东只得通过亲戚朋友等口口相传,同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