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80415/6169152.html
每一种形象化事物,都具有一种物性,或温或热,或寒或凉,探索物性人类生存下去的出路,比如栀子,物性寒,在人体具有清热的作用。其实,物性对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物质与人交感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物性因物种相互关系而弱化,又因物种相互关系而发展,比如,发汗已,身目发黄“,实质就是发汗是用了葛根汤,将下焦的寒湿引到了上焦、体肤,以至于面部。
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有成千上万种物种,有一部分随时在衰落,又有一部分随之而兴起,兴起与衰落是物种存在的基本规律,没有哪一种物质永恒不变,比如,“发汗已,身必发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其中的“寒湿在里不解故也”,就道出了“身目发黄”的道理,也说出了寒热转化的道理。
《伤寒论》中代表物质性的词语并不多,仅仅就是“风、寒、湿、热、燥”,比如,“肺喜润恶燥”,就描述处了肺的形象,也道出了肺的物性,以至于描述出了肺色白,如同梨花色白一样,没有什么难理解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子与枳实,形象看并没有两样,性味却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地域创造了美,一定的物种,总与一定的地域联系一起,如同,一定的营养物质,在下焦聚积起来,就是寒湿,就会出现小腹痛,让某种能量带到了上焦,就成了湿热一样,人就会出现面目发黄。湿热与寒湿放在实验室化验起来,并没有两样,不同的位置会发出不同的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