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一草bull论伤寒十一下

宋本《伤寒论》条文选读:

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第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第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第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金匮要略》: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引言

以下案例均选自胡希恕先生弟子冯世论教授主编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

例1

急性胃肠炎

胡希恕医案

初诊,12日下午

刘某,女,50岁。初诊日期年9月12日:昨日吃了一碗葡萄,今日上午感无力、口渴、下肢酸软,喝了三杯热茶后,即觉身热、头昏、恶寒,下午皮肤热如燔炭灼手,体温40.1℃,不思饮食,有温温欲吐之感,并感心烦,舌苔白厚而少津,脉数急1。与葛根加半夏石膏汤:葛根四钱,麻黄三钱,炙甘草二钱,白芍三钱,桂枝二钱,生姜三钱,半夏四钱,大枣三枚,生石膏二两

二诊,13日

9月13日:傍晚服药后,即呈昏睡状态,并发生呕吐,吐出大量清水2,夜半出现腹泻,为大量水样便,色红,便后入睡,身热减轻,体温37.4℃,意识亦渐清。仍有腹泻3,但量已少,仍有欲吐之情4,与白头翁汤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白头翁二钱,黄芩三钱,黄柏三钱,黄连三钱,秦皮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大枣三枚,半夏四钱,生姜三钱。

三诊,14日

9月14日:昨日下午,诸症大减,呈脉静身凉之象,体温36℃,仍无力、不思饮食。今日,身微汗出,已进食嘱饮食调理,不日而痊。

冯世论教授按

本例是急性下利,为急性胃肠炎可能性大,原病历记载有“水样便,色红”,不能完全排除痢疾。但不论是痢疾还是肠炎,仲景时代,是根据症状特点用药的,这就是病之初为太阳阳明合病,《伤寒论》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故与葛根加半夏汤。又因心烦故加生石膏。第二天出现吐利,呈太少合病,据《伤寒论》第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及第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故与白头翁汤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因方药对证,故药到病除。中医能治急性病久矣!

例2

急性胃肠炎

胡希恕医案

彭某,女,30岁,病案号。初诊日期年8月26日:前天中午吃葡萄,晚上又受凉,今早感无力、腿酸、口渴,喝了四杯热茶即觉身热恶寒,下午心烦、汗出5、腹痛6、腹泻三次,而来门诊,舌苔白腻,脉滑数寸浮。与葛根芩连汤:葛根八钱,黄芩三钱,黄连二钱,炙甘草二钱。结果:上药服一剂后,腹痛腹泻减,三剂后证已。

冯世论教授按

本例与例1病因病程大致相同,都有阳明里热,但前例太阳表证明显,故先用葛根加半夏生石膏汤治疗,待表解后,继用白头翁汤合黄芩汤清阳明里热;本例邪热内陷,表虽未全解,但太阳表证已不明显而呈阳明里热证,故用葛根芩连汤清阳明热。同是急性下利,证不同,用药不同,这是中医治下利的特点。

泻心刍议

泻心思辨

在“一方一草?论伤寒(八)

下利医案之一”中例举了胡希恕先生葛根汤治下利医案,与本文两则医案有颇多相似之处,需揣摩类似方证之异同,以探究方证对应之奥秘。在“泻心之问”中例举了笔者读医案时的疑问和思考,以激发同道好奇好问好求之热情。

泻心之问

注1:宋本《伤寒论》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单从注1看,难以断定传阳明、抑或少阳?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小柴胡汤主之。似乎少阳符合注1描述?那么葛根加半夏汤乃太阳阳明合病,因有口渴吗?

注2:是药后冥眩现象乎?

注3:可以理解为利不止吗?需要与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证相鉴别,两方均有外有表证,内有里热。

注4:籍此断为有少阳证?那么注1即有“温温欲吐之感”何以非少阳?

注5:“汗出”是本案选葛根芩连汤而非葛根汤之依据?

注6:案2是否可以用黄芩汤?

合并病概念

并病:病当表里相传时,若前证未罢,而后证即作,有似前证并于后证一起而发病。

合病:若不因病传,于发病之始,则表、里、半表半里中的二者或三者同时发病,即为合病。

类方应用之眼

方剂组成

1.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2.小半夏汤: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3.白头翁汤:白头翁二两,黄连三两,黄柏三两,秦皮三两。

4.黄芩汤: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组成黄芩汤加半夏生姜汤。

一方一草

真·善·美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gena.com/ggzy/10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