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秋渐浓,话养生

年9月7日星期一

(庚子年(鼠年)七月二十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白露

09.07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第3个节气。

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白露过后,夜里的空气中的水汽遇冷结成细小的水滴,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礼记》中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此时节到了夜晚,阴气渐重,秋风渐起,草木上处处可见水气遇冷凝结成的水珠,故名白露。

“蒹葭白露西风起,几叶梧桐弄晚黄。”白露时节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温差最高可达15℃,早出晚归的你,是否已经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了呢?

白露之后,天气渐凉,养生尤为重要。

养生攻略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节气,气候特点是“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秘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甚至引起燥咳,经久不愈。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选用一些能润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沙参、西洋参、百合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01

白露养生食物

红薯

《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当代《中华本草》说其“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小米

中医学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本草纲目》中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芽(谷芽)和麦芽一样,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

葡萄

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能够帮助人体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鞣酸能够抗过敏、延缓衰老,还具有增强免疫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花青素能强抗氧化性、抗突变、保护心血管等等。

秋梨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秋梨中丰富的水分正是肌肤所需。经常吃些梨大有益处;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煮熟的梨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而酸梨更具有润燥消风、醒酒解毒等功效,在秋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搔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喝一碗梨汁可以缓解秋燥,有益健康。

02

白露养生运动

简单坐功,补肺益气

晨起,在室内闭目静坐,徐徐吸气,缓缓呼气,叩齿36次,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待津液满口时,分3次咽下,然后深呼吸6次。利咽生津,滋阴化湿,补肺益气,改善口鼻咽喉干、皮肤干等秋燥之症。

按揉液门穴

位置:手背部第四、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眼干、嘴干、咽喉痛、嗓子干,疲劳,头痛。

方法:晚上临睡前按揉手上的液门穴3~5分钟。

凉风起,秋意浓

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裂等症状

而白露到霜降这段时间

是人体滋补美容的黄金季节

缓解秋燥,滋养身体

选用“益雍好西洋参黄芪三七片”

《本草从新》记载:西洋人参,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作为一种高级滋补品,西洋参能补益元气,但其特点是药性偏凉,于补益之中兼有养阴、生津的作用,所以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

而西洋参+黄芪有补气益气作用。适合用于气阴两虚的人群及抵抗力低的人群,增强人体各项机能,少受病毒侵犯,预防感冒。

三七活血、止血,西洋参滋阴补气,宁神益智。将西洋参和三七混合,针对心脏经脉瘀阻,通脉养心有奇效,是中老年和广大心脑血管患者常备验方。

黄芪可以补气升阳、利湿利水;在中药中大多和其他的药物配伍作用,可以治疗疲乏、体虚头昏、无力体质虚弱等;

秋渐深,露华深

白露时节到

秋天真的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egena.com/ggjn/9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