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医案四十二
本周与您分享的医案是:桂枝加葛根汤治愈肩背疼痛伴随头晕半年,间断发作耳鸣5年案。关键词:肩背疼痛;重剂葛根;桂枝加葛根汤方证。张某,女,59岁,初诊日期:年5月13日。
主诉:反复肩背疼痛伴随头晕半年,间断发作耳鸣5年。
现病史:患者5年前出现耳鸣,每次持续半分钟,此后平均2-3天发作1次,未系统治疗。半年前出现肩背疼痛,呈持续性,痛甚则心中烦躁,经常性后背心怕冷,长年需戴围巾,经常性睡眠时向右侧转头时突发头晕,视物旋转,不能睁眼。后查CT、MRI示:小脑A1段纤细,双侧颈动脉斑块,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此后头晕每日均发作,如坐舟车,抬头、低头、右侧卧位时诱发,平躺时无头晕。
刻下症:肩背每日均疼痛,颈背部怕冷怕风,局部有汗,头晕,每日均发作,耳鸣,平均2-3天1次。全身怕热,烘热,气短,喜长出气,脾气急,睡少,双眼模糊,双踝关节怕热,大便1日2次,偏稀,夜尿0次。
查体:面色红,舌淡暗,苔薄黄,根部黄腻。
方证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桂枝加葛根汤的方证是:项背发紧,恶风恶寒,局部汗出,触诊局部发凉。本案中患者肩背疼痛,颈背部怕冷怕风,局部有汗,头晕,耳鸣,符合桂枝加葛根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桂枝加葛根汤证。诊断与治疗
诊断:痹病桂枝加葛根汤证。治疗:方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12g,炙甘草10g,葛根g(先煎半小时)。8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二诊:患者诉服用8剂后,肩背疼痛、耳鸣近5天内未发作,头晕好转70%,大便1日2次,成形。遂守原方,续进7剂。随访:随访1周,肩背疼痛、头晕、耳鸣均未再发作。按语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林亿等认为桂枝加葛根汤为桂枝汤但加葛根而成,甚是。《伤寒论浅注补正·辨太阳病脉证篇》说:“观葛根汤证之经输实,为皮毛不虚,则知桂枝加葛根汤证之皮毛虚,并非因经输实所致矣。盖皮毛肌肉,是指周身言,经输是太阳经脉,则专指项背言,故有邪在皮毛而不入经输者,为麻黄证;若兼入经输,则是葛根汤证也;有邪在肌肉而不入经输者,为桂枝证;若兼经输,则是桂枝加葛根汤证也。”唐氏言经输即太阳经脉,邪客之则见项背强,葛根专治经输之邪。《医学衷中参西录·太阳、阳明合病桂枝加葛根汤证》说:“太阳主皮毛,阳明主肌肉,人身之筋络于肌肉之中,为其热在肌肉,筋被热铄有拘挛之意,有似短羽之鸟,伸颈难于飞举之状,故以几几者状之也。至葛根性善醒酒(葛花尤良,古有葛花解酲汤),其凉而能散可知。且其能鼓胃中津液上潮以止消渴,若用以治阳明之病,是藉阳明府中之气化,以逐阳明在经之邪也,是以其奏效自易也。”张氏认为阳明主肉,肌中之筋被热铄而成“项背强几几”貌,葛根性凉而散,启阳明胃腑之津气以逐阳明在经之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十二、伤寒论方解篇》言:“荣卫表气与阳明胃腑之经气同病。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汗出、恶风,荣卫病也。项背几硬直,向后反折,阳明经气病也。桂枝汤解荣卫,葛根解阳明经气也。”知桂枝加葛根汤中,桂枝汤主太阳中风之汗出、恶风诸症,葛根解邪入阳明经之项背强。综上所述,笔者结合临床体会,认为桂枝加葛根汤的方证是:项背发紧,恶风恶寒,局部汗出,触诊局部发凉。本案中患者出现肩背疼痛,颈背部怕冷怕风,局部有汗,头晕,耳鸣,符合桂枝加葛根汤的方证,故投之以调和营卫,升津舒筋。笔者临床体会到桂枝加葛根汤使用的要点是必须用重剂葛根,仲圣桂枝加葛根汤原方是用葛根四两,即约56-60g,故运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背部僵硬时,葛根最好用60g,若少于60g,则无效或疗效锐减。方证总结
桂枝加葛根汤的方证是:项背发紧,恶风恶寒,局部汗出,触诊局部发凉。
以上内容来源于何教授新书《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更多精彩尽在书中。
“白夜”系列一
《方证辨证解伤寒》
“白夜”系列二
《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
另有新书可以加购!
淘宝等各大平台均可购买。
长按扫码即可快捷购买第二本书
?何庆勇教授简介何庆勇,字鹏伟。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仲景国医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
现工作于中国医院心内科。
长年致力于仲景伤寒学说,笃尊经方,谨守六经,矢志于方证辨证,临证恒用经方或经方叠用而治今病,临证处方药简而效宏,对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等书的古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症有较深的体会与丰富的经验,诊治患者遍及世界各地,多次获得年度患者满意奖。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仲景国医临床精湛奖”,被北京、河南、南阳三地联合授予仲景国医十一大门人。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金匮要略》课程授课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何庆勇主任医师首次较系统的提出了“类方一方证一主证”辨证新体系,易学易懂易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先后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1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89篇,发表SCI文章20篇,独著或主编《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伤寒论钤法》等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出版1年内均已销售超00册。已经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4名。近年来受邀在全国各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讲课或直播,累计听众数万余人次,被业内誉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临床研究第一人”。
国医大师路志正评价其为“生性颖悟,少负大志,及学岐黄,精研经方,诚杏林之中流砥柱也”“天机敏妙,博学好古之士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评价其为“谙熟中医经典,尤其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有心得。”“对经方,对《伤寒论》研究很深!”国医大师刘志明评价其为“博极群籍,雅好《伤寒》《金匮》之书,每每诊病,笃尊经方,详辨方证,凡有施治,悉本仲景,多应手而愈,如有神助,实为仲圣之力也。”
快来加入我们吧~本